close
轉載自"學友熱"


看了天涯那麽多貼子,大多數人在評論一個歌手時,

都用唱功如何如何來形容,其實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什麽是唱功,
在大多數人眼裏,唱功只是意味著好聽罷了,
或者在一些人眼裏唱功就等同于能唱高音,其實這是片面的。
華語樂壇公認唱功最好的是張學友,接下來就我的一些知識
談談張學友的唱歌技巧,當然在下的認識也是片面的。
希望不同意的可以指正。

首先來看看張學友的嗓音特點:張學友嗓音天生比較渾厚,有質感,
屬於中聲部,在運用共鳴時有金屬質感,屬於比較有天賦的一類聲音。

氣息運用:唱歌的基礎是氣息,最重要的也是氣息,
你能想象一個氣息不穩的歌手唱歌是沒有美感的,
氣息的運用是張學友的強項,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演唱會得到證明,
一連唱幾個小時絲毫不會走音或者斷音,
另外他常常能將連著十幾個節拍的句子一口氣唱出來,
遙遠的她裏的最後一句的:遙遠的她仿佛借風聲和我話。
熱情若沒變哪管它滄桑變化。。。啊~~~
這樣一句都是連著一口氣唱的。
又如99演唱會演繹的愛是永恒的最後一句,
在如此高低音轉換的情況下拖這麽長的音,
這種氣息控制能力令人驚訝!

共鳴:張學友唱歌共鳴運用非常豐富,而且區分度非常明顯,
他最擅長的應該是胸腔共鳴和鼻腔共鳴,特別是鼻腔共鳴是其一個招牌。
這點大家應該比較清楚,就不再舉例。

真假音切換:說句實話,
張學友的嗓音特點決定了它的假音音色不可能特別出色,
但他的真假音切換卻是非常嫺熟,
典型的演繹如李香蘭,三天兩夜,頭髮亂了,有個人,特別是後三首歌,
這些歌曲的高音區在真假聲之間來回游走,頗有難度。

顫音:這又是張學友的一個強項,說實話,
華語流行樂壇在顫音這項技巧上我還沒發現比張學友更好的,
顫音顫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像張學友這樣各種顫法都嫺熟的歌手卻是很少見,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根據歌的一些特點靈活運用這些技法,
一些慢歌或古典歌,如道道道,楚歌等他較多採用大顫,
即振幅較大,頻率較低的顫法,
而一些大氣歌曲他又較多採用中顫,
一些快歌和近年一些R&B類型的歌則以快顫爲主,
由於不同的顫法需要運用不同的發聲部位或氣息震動方法,
所以綜合掌握它們是很難的。

高音:說實話,這不是張學友的強項,這也是其嗓音特點所決定的,
但是在其後天努力下還算達到了一個較高高度,張學友最高音唱到A2左右,
個別音應該可以唱到HiC,但不管怎麽樣都不是其特長。

唱歌技巧:說實話,這才是歌神真正魅力所在。
在張學友的歌裏,你能領會到各種唱法,
如哭腔、歎氣唱法、小噎唱法、純鼻子唱法。
再加上發聲部位及共鳴腔的靈活應用,使其歌曲演繹得極其細膩,
即便是一些很普通的歌曲如離人竟他以延長也顯得很有韻味,
當然這些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希望在歌唱水平上有所提高的朋友可以嘗試去模仿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友心人 的頭像
    友心人

    友心人的部落格

    友心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