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學友熱"


以下是另一位網友的回應
------------------------------


《愛你痛到不知痛》這首歌被學友唱得那個好,你聽得肝腸寸斷,痛徹肺腑。
無以復加的感動。個人感覺該是可以和李香蘭媲美的傑作。
尤其是這首歌,演繹的激情,全然不似CD版,而似現場版
(我覺得聽了學友的演唱會現場,再聽他的CD,接受不了,差距太大了。
他屬於越是演唱會越能發揮的歌手。這樣的歌手是天生為演唱而生的,
現場與歌迷的真心交流,足以另其演唱水平超一流發揮,感到上帝在歌唱)。

李香蘭的2002年演唱會版個人以為是華語樂壇第一神品;
但李香蘭CD版是不能和愛你痛到不知痛CD版相比的。
當年看雪山飛狐,劇情早不記得;
唯有學友感天動地的歌神之聲,穿透時空,
投向我的耳朵,透進我的骨髓… 

友的聲音變化----轉貼自百度貼吧

這些日子,差不多一年了吧,每當聽到2004 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的時候,
都會 不由自主地把音量調高,雖然很多歌都不是學友的,
但是再一次用他經典的聲音去演繹那些個曾經經典,或者正在流行的音樂,
本來就是一樁經典的事情。

首先談談張學友的聲音,現在的樂壇,甚至在歐美,
恐怕也很少有像張學友這樣聲音變化巨大的歌手,
聽聽他早期的作品(1985-1991),那時膾炙人口的作品,
大多是翻唱日本的經典之作,玉置浩二的月半彎李香蘭
遙遠的她,德永英明的藍雨太陽星辰等等,
當然還有那首連續38周不下排行榜的每天愛你多一些
那個時候,歌曲的本身就已經達到完美的水準,何況張學友扎實的基本功,
流行當然不是問題,當時的聲音,低沉有力,氣勢恢宏,尤其是顫音。

不過現在回顧一下當時的其他歌曲,感覺感情雖然很投入,卻沒有層次感,
低音部分雖然渾厚,卻太過直接,到了高潮一下子變得奔放,
沒有很好的銜接,用一句話說,就是唱得可以,就好比一個歌手,
有得獎的實力,卻沒有回味的餘地,唱得太直接了。

從這之後,就是1992年,那一年的真情流露,幾乎每一首歌都是經典,
到現在,我還是認為這是張學友的最佳專輯,
音像商店都拿這張專輯來做試音碟,可見實力非凡,
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感覺張學友的聲音起了一點變化,
不再是傻傻的,用力的唱歌了,可以用演繹歌曲來形容,
根據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來控制聲音的變化,就拿歲月流情來說,
他用淡淡的聲音來述說流過的歲月,到了高潮呢,在釋放出來,
可以聽出對歲月流去的無奈,也保留了對未來的希望,
就感覺本來是一條小溪,緩緩流入大海,
不再是從頭到尾沒有變化的大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友心人 的頭像
    友心人

    友心人的部落格

    友心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